Menu
您的位置:首页> 资讯中心> 设计前沿 > 精品案例>正文

李益中空间设计丨梧桐山院,老宅新生

2021-07-120
导语:旧改不是抹平一切过往,让老建筑为当下所用,成再生之典范。


  老瓦房,作为传统岭南民居建筑,被赋予情感记忆与历史价值,当往日的生活已褪色为渐远的记忆,我们如何使其重塑,功能再生,赋予它作为城市更新展厅的新生。对于老建筑的改造,我们当然可以修旧如旧,但我更希望有当代设计观念的置入,我喜欢新与旧强烈冲突的感觉。


——李益中
 

 

O1

改造背景
 

  李益中空间设计受罗湖投控委托,收到了一份梧桐山社区虎竹吓村一座老瓦房的改造任务。改造对象是一座客家排屋,属传统客家民居样式之一,因几经易主,老宅的具体建造年限已无从考证,但仍是目前梧桐山社区现存的保存较完好的民居建筑,记载了深圳原住民的历史人文风貌。

  房屋后侧邻山,萦绕着青山绿意,有朴素的原生态氛围;结构对称,屋梁高,门楣屋檐等位置有遗留的彩绘、木刻等艺术作品,大门保存良好。



▲原建筑风貌 ©李益中建筑设计
 

  时过境迁,人过楼空,如今的老瓦房,荒草丛生,墙体斑驳,周边被无序加建的民房所包围,村内是开车堵停车难的落后基础设施,缺乏邻里活动的公共空间……

  挑战:传统夯土建筑结构的不灵活性,对于空间重构带来掣肘。周边被民房包围,楼间距极小,门口停车位距离过近,遮挡了外部建筑。
 



▲改造过程 ©李益中建筑设计

 

O2

设计策略

 

  改造目标分为三部分:一是将其作为梧桐山社区改造规划的展厅,且老瓦房本身作为改造示范点,实践创新产业社区;二是兼具艺展、学术、接待、招商等功能,培育文创产业输出地;三是融入公共活动空间,联络社区邻里关系,赋能社区交往活力。

 


▲勘测图 ©李益中建筑设计

 

  李益中空间设计以“设计解决问题为前提”,对各类综合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,产生了我们的设计策略:即旧改不是抹平一切过往,是因地制宜,尊重文脉,多元共生的更新路径,让老建筑为当下所用,使之成为传统建筑的再生之典范。
 


▲效果分析图 ©李益中建筑设计

 

  一方面,建筑更新需加强对光线、温度等的调控,以及对承重结构、围护结构等的设计;另一方面,重新置入功能,对场地进行相应设计,以激发场地的空间潜力,赋予它作为城市更新展厅的新生。


O3

老宅新生

 

 

松山水月

-

入口礼序,越门而入,藏一池浅水,平如镜面,上下成景,相映成趣

 


  以现代的空间力量及仪式感形成空间结构的特色,玻璃与砖墙,现代与传统,叠造共生,融入环境。前广场设立矮的石挡墙界定前场空间,设立水庭柔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,为建筑增加了光影和神秘感。
 

 

  以原建筑为依托,保留了原有的雕梁画、转角石墙、木门框等有意义的物件,这些旧物保留了古韵,是岁月洗练后的古朴简雅,呈现它们最原始、不尽完美的状态,这种美超越了时间,历久弥新。房屋内保留原建筑标志性的瓦质坡屋顶,墙面做简洁化处理,保留石制门槛。被改动过的小窗回归原来的位置,并用钢板收边,以突显当下设计的介入。



 

浮桥秘境

-

立于此,你与我,我与景,是看与被看的关系
 

 

  建筑东面朝向山体景观,为了增强室内与景观联系,在建筑内置入一个【生长性空间】,作为室内空间重组的延伸和体现。

  经过结构工程师的精细测算后,我们将原有部分砖墙拆除,置入一个向外延伸的盒子,盒子把景与光纳入室内,内与外都有了互换的体验。
 


深庭小院

-

岭南“市隐”,深庭小院
 


 

  被山体和植被围绕的后院,享有最好的景观,改造后作为整个社区活动的公共场所,观影、饮茶、阅读、闲谈……形成开放活跃的院落生活氛围。



 

印象梧桐

-

一层作为规划展示区,作为展示梧桐山社区历史脉络及发展规划的缩影。整个展厅墙面使用肌理漆,朴素的材料突出陈列,简洁明确。



 

  窗是一种媒介,也是一种生态。别具巧思的开窗为室内逗引了光影和景致,回应了场所的特定氛围。空间不言,自有从容。
 


  中心的会客区以自然的形式,安定的力量,有机的亲密感,赋予空间侘寂美学的氛围。

  光影、肌理与器物组合出有温度、有哲思的意蕴场景。
 

 

  功能厅的处理重点尽可能地简洁实用,会议、学术甚至宴客都可在此实现。点到而止的陈设,让平和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发生。
 

 

  旋转楼梯,以极简的黑色钢板和造型将空间的内耗尽量减少,串联上下层的动线,在有限的围合空间中营造无限之域。
 

 

  夹层展示区可作为画廊使用,成为艺术品的收集地,作为片区文创场所之一。

 


 

  嵌入的盒子内,以线性灯光配合阶梯式步道,打造出隧道般的穿梭感。人们可以自由穿越,或休憩停留。

 


  使用频率较高的水吧区设置在前后院动线之间,便捷高效。通往后院的通道与夹层的盒子以上下对称设计,让室内外空间产生巧妙的关联,增强空间的故事性。

 


  入夜,暖黄的灯光点亮了整座房子,成为村里最“耀眼”的存在。初夏的夜里满是蝉声萦绕,晚风把芭蕉林吹地沙沙作响,人们攒三聚五,来到树下纳凉,夜色中后院的白墙是最佳的荧屏,一束光、一台放映机,这里就成了露天电影院。
 


▲项目模型 ©李益中建筑设计
 

  有温度的设计,令被遗落的老宅成为一根纽带,重新链接起人与人的关系,人与环境的联系,人对时空的感知。

  我们希望通过老瓦房的改造,能对当地起到良好的旧改示范作用,我们尊重了老屋的历史和村民的生活方式,愿能唤起城市移民对自然的情感,让传统文脉得以延续。
 


▲一层平面布置图 ©李益中建筑设计


▲ 二层平面布置图 ©李益中建筑设计

 

项目信息

项目名称 | 梧桐山院
项目地址 | 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社区虎竹吓村
改造面积 | 560m²
竣工时间 | 2021年5月
委托单位 | 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
甲方团队 | 庄欣、游牧、贺子娟、田会莹、温范金、李宏标
设计范围 | 建筑改造、结构设计、景观设计、室内设计
设计总监 | 李益中
设计团队 | 范宜华、段周尧、孙妮、温喻涵、 陶少君、吴建彬
摄影 |  山外视觉

 

关于李益中空间设计

  李益中空间设计成立于2012年,总部位于深圳,在成都设有分公司,是一家有策略思维、追求空间气质的精品设计公司,致力于地产设计、文旅设计、商业设计、私人住宅的研究及高级定制化设计服务。

  公司现有100余位专业设计师,秉承“策略思维,人文气质”的设计理念,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以理性科学的设计策略及方法,为客户提供设计与工程的最佳解决方案。在设计中,我们亦关注当代美学、文化、艺术与功能的合一,根据每一个空间的特性,塑造其俊逸灵动、润雅圆融的人文气质。

 

—— 精选作品 ——


△杭州中海望庐云起武林


△贵阳华润悦府


△渭南万科城市会客厅


△深圳湾渡悦笙酒吧

 

 

 

精品推荐

设计名人圈

更多

  • 王五平
    段文娟
    王勤俭
    富振辉
  • 宋九龙
    胡军
    邓宏乐
    林海闻
  • 黄懿
    楊中昀
    王政

设计机构

更多

最新精品案例

最新资讯

更多